导航

新 闻

新闻

从一场文学对话阅读书写南京

2023年12月20日

从一场文学对话阅读书写南京

从未谋面的作家、普通市民读者在线上聚首,共聊文学,共同阅读与发掘美丽古都的文学魅力,共同感知创新名城的创意精髓,携手书写南京向世界传播。这样的一场文学之都城市与作家、市民之间别开生面的“对话南京”“书写南京”,近日成为南京的一大文学盛事,助力南京文学之都的建设,也使得南京的文学气息更加浓郁。南京的文学故事拥有怎样的魅力?又通过怎样的形式传至各国?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文学对话”。

从一场文学对话阅读书写南京

阅读南京 从传世名著入手了解中国文学

这场作家“面对面”的对话,出自2020年南京国际文学家驻地计划,7位国际文学家与包括薛冰、育邦、何同彬、刷刷、杨筱艳、庞羽等在内的南京作家以及南京市民志愿者展开了为期两天的线上文学对谈。该计划是南京文学之都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常规性交流项目。

去年,来自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爱尔兰等国的6位作家来宁驻地。相较去年,今年的驻地计划,文学之都城市的报名非常踊跃,总计收到来自全国10个文学之都城市的18位作家的申请。“南京探索的线上驻地创新形式,为疫情之下的文学之都城市网络提供了备受推崇和好评的‘南京方案’。作为一种高效的联动方式,引起了国际文学家的浓厚兴趣,也受到各文学之都城市的称赞。”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主任袁爽告诉记者。

作家们的对谈,最感兴趣的就是南京文学、中国文化。

坦言对中国文学了解有限的英国诺丁汉非虚构作家安德鲁·格雷夫斯表示,自己只了解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但是诗人育邦却在两国经典作品中找到了共同点,“诺丁汉的传奇人物罗宾汉与《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荣非常相像。他们武艺高超,百步穿杨、弹箭无虚发,而且他们都是劫贫济夫。”在育邦的介绍下,安德鲁已然对施耐庵笔下的故事有了浓厚的兴趣,更对南京传世名著《儒林外史》也产生了阅读的欲望。“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个小说,有极高的艺术和思想水准,它在南京完成,里边也涉及到大量南京的场景和人物,如果你看过《儒林外史》,那么对了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会有更好的帮助。”

阅读南京文学,是国际作家打开中国文学的路径。阅读并了解南京作家的书写,则为作家们提供了一条“捷径”。俄罗斯诗人加拉·乌祖鲁托娃则向评论家何同彬一探南京作家的写作内容。“从中国文学史来看,南京作家有一个特殊的文学写作观念,倾向于描述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说诗歌当中强调的口语化,南京作家描写他们身边所发生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和我们这个时代变革有很大关系。近几十年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给作家尤其是小说家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我们南京的很多作家都着力于描述这种大变革时代当中,日常生活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的变化、社会的变迁等等。”贴近日常现实生活的南京文学,为国际作家了解中国提供了更多可能。

感知南京 从书店、创意设计师了解文学日常

了解一座城市,不仅仅是通过作家,更多城市中的每一位读者。于是“对话‘南京人’”,让国家作家们从书店经理人、学生、设计师、建筑师、教授、翻译家等各行各业的市民读者中,全方位感知南京。

书店林立的南京,给了国际作家们一个惊喜,不同特色的书店让作家们充满好奇。“24小时书店,传递南京文化气质,也让大家在这个空间里有更多的社交可能。”书店人张驰让澳大利青年作家劳拉·伊丽莎白·伍利特充分感知南京的文学日常,在张驰看来,南京的包容性与稳定性是与中国其他城市最不一样的地方,“南京结合的北方的直爽、南方的休憩,所孕育出来的人和文学作品,同样具有独特的气质。”

书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多次捧回“世界最美的书”的殊荣,拥有丰富创意的设计在国际作家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更让英国作家安德鲁对南京城市的创意感到好奇。“在创意设计上面,南京和中国的其他城市是有差别的。”朱赢椿向安德鲁透露,“最大的特点是南京的书籍设计在中国是力量非常欠打的。可以说目前在中国除了北京之外, 南京是书籍设计师最多的城市之一, 同时也是每年获得大奖最多的城市。”在朱赢椿看来,文学之都南京孕育了众多书籍设计师, “我感觉可能最适合我创作的还是南京。因为南京本身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深厚, 南京的自然条件也非常好,我们投入的精力非常大, 也非常热爱书籍设计这个行业。”

这一番对谈,让文学之都的“烟火气”深入国家作家心中。驻地作家们从普通市民的视角解读城市,全方位地感知南京。“文学之都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我们希望让文学之都变得可体验、可感知、可分享,让每位市民在重新打量、重新认识、重新思考南京的过程中,这南京的文学日常带给很多的人。”袁爽说。

书写南京 从三部曲到跨国合作向世界展示南京

南京作家书写南京,通过城市的历史、城市的记忆以及城市的发展变化,去记录下点点滴滴。而这一次的“对话南京”让国际驻地作家都对书写产生了极大的热情,提出各自有关南京的写作设想,甚至要以六朝历史文化背景创作新小说。

俄罗斯诗人加拉甚至提出了“书写南京三部曲”。“第一部分就是基于这次驻地计划中所了解到的资料,包括南京书店、图书馆和文学设施、文学氛围,写一篇随笔。”加拉说,“作为诗人,她更要为南京创作四五首诗歌。最后我还希望写一篇采访,基于与评论家何同彬的交流完成一篇书面的采访。”

南非儿童文学作家菲奥娜·可汗更希望与同样深耕儿童文学领域的作家刷刷,来一次携手创作。两人合作为特殊儿童在内的左右孩子创作一个跨国文学作品,“也许是绘本,也许是童话,也许是冒险,我相信文学是没有国界的,孩子们的阅读也是我们可以合力去打造的。”刷刷更希望邀请菲奥娜来到南京,充分感受南京的丰富人文环境与社会资源,“我们还有很多值得国际作家们去创作的素材,因为我相信一个作家写作的,肯定和他用眼睛看到的美好的世界是相关联的。”

青年作家劳拉更提出要将南京作为第一章的内容写入其新小说《城市低语》。“本届驻地计划对青年作家给以特别关注,旨在呼吁文学之都城市注重青年作家的培养,在他们创作和成长的关键期,为其提供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国际视野,创造一种机遇,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主任袁爽告诉记者,“驻地作家在项目结束后会提交一篇作品,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与读者共享。” 

来源: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婕妤

 

 


回到顶部